四川省新川南林業有限公司于2017年投入峨邊彝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,時至今日已近八年時光。先后對接黃泥村、茗新村、楠木村、依烏村、金星村,選設聯戶干部近百人;為縣域各鄉鎮派駐駐村干部共34人次,務實勤為,譜寫了林業職工獻力鄉村發展的時代華章。
2023年9月,按照縣委組織部的安排,公司共派駐10名職工繼續助力地方的鄉村振興事業,半年多的時光,他們活躍在田間地頭,頂烈日經風雨;伏案在辦公桌前,核數據、理資料;走村串戶宣傳政策、了解民意、解決困難……他們中,年齡最大的54歲,最小的也有46歲,平均年齡49.7。
※胡永繼,男,53歲,原公司614林場職工,現為黑竹溝鎮巴溪村第一書記。全村共有脫貧戶108戶、監測戶10戶、一般戶226戶、易地搬遷戶17戶。主要工作舉措,加強國家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,增強群眾致富信心;組織、鼓勵勞動力外出務工,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,幫助農產品產銷服務,實現全村富余勞動力有事做、有技術,農村農產品銷售有平臺、有渠道、無滯銷;認真做好突發事件隱患排查,分類監測管控,努力化解農村各種矛盾糾紛,維護社會和諧穩定;堅決貫徹落實縣委、縣政府森林防火、抗洪搶險、“五清行動”等工作決策部署,主動擔當履職,做到守土有責。從企業管理人員向農村工作者轉變,從不適應農村基層工作向逐步熟悉轉變,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為民情懷。
胡永繼在村民家中了解生產、生活、務工情況
※蔡洪波,男,49歲,原公司617林場職工,現為黑竹溝鎮巴溪村駐村隊員,是胡永繼的好幫手。負責所有脫貧、幫扶資料的收發、填報、建檔和歸檔。空余時間,他會逐一入戶走訪,了解村情民意,形成第一手資料和報告,為幫扶計劃提供基礎信息。村上條件有限,沒有可住宿的房屋,每天上下班,要往返在寂靜無人凹凸不平的林區公路上,單邊行程兩公里多,約1個小時,一雙鞋穿不了多久,鞋底就會磨破。工作繁忙加班到深夜時,為了安全,只能伏案休息,第二天揉揉僵硬的胳膊,又全情投入工作。
蔡洪波向村民宣傳國家政策
※蔣再君,男,49歲,原公司615林場職工,現為勒烏鄉余坪村駐村第一書記。全村共有脫貧戶55戶、監測戶3、一般戶185戶。在2023年“我要上春晚”縣慶活動中,不善歌舞的他,身著民族服裝載歌載舞,為宣傳自己的鄉村“豁出去了”!通過入戶走訪、黨建月會、村民代表大會、壩壩會、參加紅白喜事等方式宣傳國家惠民政策、森林防火、鄉村振興等會議精神;逐一走訪脫貧戶和一般戶,面對面交流;鞏固發展蜜蜂養殖、家禽養殖及苗木培育三大集體經濟支柱項目;聯系四川永亨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解決村上路燈照明問題,組織社會愛心人事,對全村27戶殘疾人開展慰問。他用“豁出去了!”的氣魄,勇擔第一書記的責任,得到了村民的認可。
蔣再君組織召開防致貧返貧分析研判會
※王維華,男,49歲,原公司613林場職工,現為勒烏鄉余平村駐村隊員,是蔣再君的得力干將。主要工作是幫助脫貧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年“五小產業”發展規劃,落實具體的精準扶貧措施;全面開展入戶走訪、宣傳政策、技術服務;落實每月風險推送戶的核實工作,做到應納盡納;圍繞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,參與便民利民服務,推動加強對困難人群的關愛服務,協調做好幫扶工作。默默付出,扮演著“賢內助”的角色。
王維華與村民制定發展規劃
※曾勇,男,50歲,原公司611林場職工,現為勒烏鄉祖馬村駐村隊員。全村共有脫貧戶123戶,監測戶3戶,一般戶197。主要負責村上脫貧戶、監測戶每月收入測算收集匯總上報,新增、減少的動態監測;分類歸檔扶貧資料,完成村級財務制度和村務公開制度;走訪調查,宣傳國家政策、法律法規;參與農村環境整治工作。工作繁雜瑣碎,短短八個月的時間,讓他深有感觸:駐村工作錘煉的鋼鐵意志,為民服務領悟的責任擔當,將會伴他在漫漫人生路上,自我調節、自我鼓勵,勇毅前行。
曾勇幫助村民進行退休金領取網上年檢
※李崇國,男,49歲,原公司612林場職工,現為勒烏鄉柑子口村駐村工作隊員。全村共有脫貧戶59戶,監測戶2戶,一般戶139戶。為了“不虛此行”,他自覺加強文化知識、政策理論學習,努力提升業務水平。做好村情民意收集,及時進行資料整理、歸檔,并以“五清一改”做為行動引導,參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。他深切認識到只有把自己融入到農戶當中,才能把身心投入到鄉村振興工作中,只有和農戶打成一片,才能知道農戶的真實情況,才能“對癥下藥”讓他們創收、增收,才能把柑子口村建設成美麗富強的彝家新農村。
李崇國督促農戶打掃好環境衛生
※賈全良,男,48歲,原公司安防辦工作人員,現為新場鄉長虹村駐村隊員。全村共有脫貧戶55戶、監測戶4戶、一般戶259戶。為做好脫貧攻堅鞏固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長虹村“兩委”堅持“黨建引領,三管齊下”。經濟發展上,繼續入股龍頭企業進行利益分紅,扶持大棚租賃、養殖場租賃,引進種植養殖技術,促進種養殖業持續穩定發展,做好高速路遺留土地復墾工作;村風建設上,大力推行“積分”超市和潔美星、五星家庭評選,推行講文明樹新風守規矩重家風的新風貌,成立農民文藝隊,適時舉辦文藝匯演,挖掘長虹村“扭連扭”民間傳統文化和民間文藝人才,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;保底線工作方面,嚴格落實森林防滅火工作和安全生產工作職責,加大矛盾糾紛化解,維護社會和諧穩定。這方方面面工作開展,都有他的一份努力和堅持。基層工作千頭萬緒,我就投入千萬熱情,基層工作困難重重,我就盡顯黨員本色。
賈全良匯總基礎數據加班到深夜
※陳瑞斌,男,54歲,原公司安防辦工作人員,現為新林鎮金星村駐村隊員。全村共有12戶脫貧戶、3戶監測戶、一般戶394戶。他耐的住寂寞,守的住初心,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。對村情民意如數家珍,幫扶工作指引的“十二項參與”不落一樣,用“釘子精神”學政策、學技術,為村民答疑解惑,為富民強村出謀劃策。他是公司年齡最大的駐村隊員,頭發花白依然宵衣旰食,2023年駐村工作期滿時,主動要求繼續為鄉村振興奉獻一己之力。
陳瑞斌入戶了解村民家庭收入情況
※文東,男,46歲,原公司613林場職工,現為新場鄉新鳳村駐村隊員。全村共有脫貧戶64戶、監測戶4戶、一般戶225戶。通過他們的積極工作,全村適齡兒童學生入學率達到100%,農戶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購買達到100%,全覆蓋完成“一超六有”任務;大力發展種養殖業,先后建立合作社,家庭農場等8家,80萬元入股同創兔業發展村級肉兔養殖,按照投入資金的6%分配年度利潤,提高了村民收入。在幫助村民為果樹施肥時,手部皮膚過敏感染,自費幾千元藥費仍無法治愈,時常痛癢難耐,但他依然無怨無悔、堅定執著,這已是他戰斗在鄉村振興戰線上的第4個年頭。
文東幫助村民為果樹施肥
※顏小全,男,50歲,原公司616林場職工,現黑竹溝鎮底底古村駐村隊員。全村共有脫貧戶57戶、監測戶3戶、一般戶143戶。他在2021年就加入駐村隊伍,在條件最艱苦的平等鄉清溪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,通過勤于學習、勤于調研、勤于鍛煉“三勤”工作方法,以抓好疫情防控、森林防火、控輟保學、關懷慰問等為抓手,讓村班子新形象日漸贏得村民認可,整體戰斗力明顯增強。2023年到底底古村后,通過引導和幫助全村村民積極發展小“五小產業”,促進脫貧戶穩定增收;持續踐行“五必訪”:紅白喜事必訪、升學錄取必訪、生病住院必訪、意外災害必訪、傳統節日必訪親情工作法,搭建起干部群眾之間的“暖心橋”;配合村兩委做好節日慰問活動,組織支部黨員與貧困戶“一對一、一幫一、多幫一”活動;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、環境衛生整治工作,將底底古村打造成了“川善治”五星村。在宣傳助力村發展上,與時俱進、拓展思路,與駐村第一書記李春梅通過拍抖音、開直播等方式,宣傳民宿、景區、特產,取得良好效果。
顏小全與第一書記李春梅通過抖音直播宣傳底底谷村、黑竹溝景區、林區特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