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峨邊彝族自治縣召開2025年春季采筍期筍山管理工作會,全面安排部署筍山管理工作。新川南林業有限公司積極響應會議要求,依托“預警監測、聯防聯控、應急實戰”三維一體立體防護體系,多管齊下,全力筑牢林區打筍期森林防滅火安全網。
一是預警監測,提升火情洞察精度。在打筍人員大規模進山前,公司借助無人機對打筍重點區域展開拉網式巡查,精準標注高火險區域,于打筍區域增設臨時監測點,安排經驗豐富的巡護人員對打筍區域進行輪班巡查,一旦捕捉到異常行為或疑似火情,第一時間發出預警。
同時,深化與縣氣象部門的合作,為打筍區域量身定制精細化氣象服務。依據氣溫、濕度、風力等氣象要素,提前發布火險預警信息,并通過短信、微信工作群、林區流動廣播車等多元化渠道,將預警信息及時、準確地傳遞給打筍人員,引導其做好相應防護措施。
二是聯防聯控,壓實各方防火責任。打筍期間,在各林場現有檢查站的基礎上,于打筍人員主要通行道路增設臨時檢查站。值班人員嚴格遵循“七步工作法”,對進入林區的打筍人員和車輛進行全面檢查,收繳火種并做好信息登記。與打筍人員所屬村落搭建聯動機制,督促其組織打筍人員參與森林防滅火知識培訓,簽訂防火承諾書,切實落實管理責任。
加大宣傳力度,在打筍人員集中居住區域、進出林區要道張貼防火命令,懸掛警示標語。安排流動宣傳車深入打筍區域,循環播放森林防滅火知識與典型案例,提升打筍人員的防火意識。此外,積極配合各鄉鎮、縣級相關部門,加大執法力度,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和影響森林防火的違法行為。
三是應急實戰,提升火災應對效能。結合打筍區域的地形和人員分布特點,修訂并完善應急預案,制定契合實際的應急處置流程。打筍期間,提前將部分撲火隊伍和裝備部署至重點區域,有效縮短響應時間。定期組織打筍人員和護林隊伍開展聯合應急演練,模擬打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火災場景,提升雙方的協同應對能力。
持續對滅火裝備進行檢查和維護,確保裝備完好可用。一旦發生火情,各部門依照應急預案迅速響應,撲火隊伍迅速趕赴現場,運用先進的風力滅火機、高壓水泵等裝備開展撲救,做到“打早、打小、打了”,最大程度降低火災損失。